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近2萬人發生心肺功能停止的緊急事故,而這些病患的平均存活率不到2成,為提升病患存活率,彰化縣消防局特別針對彰化縣過去所發生的心肺功能停止個案加以統計分析,發現緊急事故發生地點以住家為主,約佔所有個案80%,當人體因呼吸心跳終止時,在就醫前,均可利用心肺復甦術維護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不致壞死,因此學習CPR是一技在手的救命術,持續推廣讓全縣普及率越高可讓更多人獲得生命保障。
卓縣長表示,救人苦難是菩薩,給人希望是天使,學習CPR就是救人苦難、給人希望;彰化縣政府自96年首創推廣「健康有氧鄉鎮-CPR鄉鎮化」,有計畫的以鄉鎮為基礎,推廣至全縣社區、家戶鄰里,並鼓勵鄉鎮市達到目標人數,學會CPR 的民眾越來越多,通過CPR心肺復甦術認證的鄉鎮亦一個接著一個,以10%的高標比例(鄉鎮人口中每10個人即有1人會施行CPR),成為名符其實的「健康有氧鄉鎮」。
卓縣長進一步指出,「健康有氧鄉鎮~CPR鄉鎮化」不但是獨步全國的創舉,比較先進國家CPR推廣訓練人數,本縣訓練比例為10%,遠高於加拿大的3%及美國的6.5%,顯示彰化縣對CPR推廣的重視更甚於先進國家。經過5年來的持續努力,已完成21個鄉鎮之推廣,總訓練人數超過9萬3千人,預計明年全縣26鄉鎮可全部完成認證。
根據彰化縣消防局的統計,在尚未實施CPR推廣之前(95年),本縣到院前沒有呼吸、心跳病患之存活率只有4.96%,隨著逐年辦理CPR鄉鎮化計畫,因學習CPR人數的成長,存活率也逐年提升,到99年存活率已達23.5%,高於全國平均值(19%);另外,民眾於事故現場第一時間實施CPR之比例也從一開始的零逐漸提昇至15%。而「健康有氧鄉鎮-CPR鄉鎮化」計劃的成功,除了縣府團隊全力支持與彰化縣消防局及各分局同仁的努力外,各鄉鎮市公所的高度配合,更是計劃得以迅速推展的一大原因。體認到學習CPR技術的重要性,各鄉鎮市長亦積極推廣,不遺餘力;許多鄉鎮市在達到標準通過認證後,至今仍持續不斷地推廣,透過大家的力量,讓全縣鄉親重視學習CPR 的重要性,生命多一重保障,讓彰化縣成為健康有氧、安全、又安心的城市。
卓縣長與消防局蕭局長揭示「健康有氧鄉鎮 CPR認證榮譽標誌」以外,並啟動「健康有氧鄉鎮 聽見心跳的聲音」,明年初開始已榮獲CPR認證的21個鄉鎮市,將逐一在鄉鎮市重要路口架設「健康有氧鄉鎮 榮獲CPR認證-Heart Safe Township」道路標誌牌,象徵該鄉鎮總人口中的10%皆學會CPR心肺復甦術,推廣彰化縣健康有氧鄉鎮-CPR鄉鎮化的成效,不論是在地鄉親或是外地商旅遊客到我們彰化縣都能獲得安全的保障。
縣長卓伯源再度強調,「健康有氧鄉鎮-CPR鄉鎮化」計劃以彰化縣26鄉鎮市的583個村、里為「點」,將CPR急救技能深入各村里、社區、家庭,進而推廣至26個鄉鎮市連成一條「線」,最後全縣達成目標形成一個「面」,目前尚未完成認證的鄉鎮有彰化市、大村鄉、埔心鄉、社頭鄉以及芳苑鄉,預計於明年(民國101年)將全面完成認證,最後彰化縣各鄉鎮市之認證即全數完成,達到每10人即有1人會操作CPR之目標,藉以銜接緊急醫療救護的缺口。
卓縣長也頒發感謝狀給溪湖水電行老闆施純烜先生,感謝他施行CPR急救成功救回人命。此外,卓縣長也頒發40名最佳CPR指導員感謝狀,感謝他們這五年來奔波彰化縣各地,在各個鄉鎮教導民眾如何操作CPR,落實「健康有氧鄉鎮-CPR鄉鎮化」,讓彰化縣更多民眾能夠學習CPR,守護別人,也守護了整個彰化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