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首次將今(100)年農曆正月20日(國曆2月22日)客家傳統節日「天穿日」訂為「全國客家日」,彰化縣政府16日召開記者會,楊仲副縣長請現場來賓吃客家甜粄過客家年,楊副縣長表示,為慶祝「全國客家日」,是日將於竹塘鄉醒靈宮及二林地區辦理相關活動,以發揚縣內客家傳統文化,歡迎民眾共同參與。
「天穿日」相傳是上古時期,因水神與火神相爭,將天空撞出破洞,慈悲的女媧煉石補天,解救蒼生,客家族群為了感謝女媧,在天穿日這一天會放下工作、唱山歌娛樂,並用粄食祭祀女神,「天穿日」蘊含著大地休養的意涵,也彰顯客家人崇敬天地、尊重自然作息的心意,為客家族群獨有的特殊節慶,深具文化傳承意義。
楊副縣長表示,彰化縣客裔族群逾十萬人,主要客裔有三:有清朝以前入墾、清領時期入墾及日據時期入墾,其中日據時期入墾的係由桃、竹、苗地區的客家農民二次移民,主要居住在竹塘、二林及埤頭等鄉鎮,即所謂的「源成七界」,而竹塘鄉醒靈宮即是「七界內」地區二次客家移民的信仰中心,也是我們彰化縣第一座被認定的客家歷史建築,彰化縣政府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二林鎮公所、二林鎮農會及彰化縣儒林社區文教協會等,特別於竹塘鄉醒靈宮以及二林地區即「源成七界」,共同辦理「全國客家日」的慶祝活動,有其歷史上的含意,藉此彰顯客家族群對臺灣多元文化之貢獻,及發揚縣內客家傳統文化,期能使所有縣民也能認識客家文化之美。
農曆正月20日(國曆2月22日)當日活動有:客家傳統的創意甜粄製作、客家藝文活動表演、客家歌謠演唱、耆老講古,另有七界內鐵騎逍遙遊等活動,除讓民眾欣賞客家文化之美外,另提倡「客庄樂活、減碳環保」的概念,為傳統節日注入現代環保新概念,屆時歡迎所有縣民共襄盛舉,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