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珊雯/彰化報導〕
通常在選購食品時,食物的色澤往往是挑起我們食慾的決定因素,但許多食材在經過加工後,常常會失去了原有的顏色,因此食品加工業者為了使產品賣相更好看、更誘人,添加人工色素就是一個常被採用的方式。
彰化縣衛生局為做好食品安全把關的工作,日前參與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舉辦的色素項目外部能力試驗,並依據衛生署公告指定之毛線染色分離鑑別法檢驗,以確保檢驗品質。
目前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著色劑包含天然色素及人工色素,可以使用的人工色素主要有:食用藍色一號Brilliant Blue FCF、食用藍色二號Indigo Carmine、食用綠色三號Fast Green FCF、食用黃色四號Tartrazine(Filter Yellow)、食用黃色五號Sunset Yellow FCF、食用紅色六號New Coccine、食用紅色七號Erythrosine、食用紅色四十號Alluro Red AC等7種。
而不得檢出人工色素主要包含有:酸性紫Acid Violet 6B (Acid violet 49)、酸性紅Acid Red(Acid violet 52)、1號橙Orange Ι、根皮紅Phloxine B (Acid Red 92)、伊紅Eosine(Acid Red 87)、綠春紅3R Ponceau 3R、綠春紅SX Ponceau SX、綠春紅R Ponceau R、萘酚黃Naphthol Yellow S、淡綠Light Green SF Yellowish、莧菜紅Amaranth、酸性橙Orange G、喹晽黃Quinoline Yellow、玫瑰紅Rose bengal、皂黃Metanil Yellow等。
對於散裝休閒食品可能存在許多人工色素添加物的問題,且又沒有明確的標示說明,衛生局呼籲民眾選購食品時把持「包裝標示不全的食品不要買,顏色特別鮮艷食品千萬不要吃」的原則,讓我們在享受休閒食品的同時也吃的很安全。人工色素這類食品添加物雖然不會立即對人體產生危害性,但會在體內累積而造成肝腎的負擔,過量食用對健康會有很大的傷害,所以,不得不小心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