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醫院配合彰化縣政府,積極響應、推廣每年十月份第二個星期六的「憂鬱症篩檢日」,於27日舉辦『憂鬱症篩檢及自殺防治』的宣導活動;希望藉由活動來增進縣民對憂鬱症防治的認識、呼籲民眾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並加強民眾對憂鬱症篩檢認知,以達預防重於治療之效並提供民眾抒解憂鬱情緒的方法與瞭解可求助管道,藉此推廣守門人概念,達到自助助人之效益。
彰基精神科主任張正辰醫師表示,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心情不好是「有明顯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與「人」(情人、朋友、同事)的紛擾有關,或與「事」(考試、工作、身體疾病等)的不順遂有關;有時心情低落,是沒來由的(沒有明顯壓力、非月經週期、也非身體疾病的副作用)。當你有明確的「壓力」造成心情低落,並且你的心情幾天後就逐漸變好了,或是事情發生後(失戀、發生重大事故、親人過世等),你的憂鬱情緒程度及持續的時間與周遭同樣際遇的朋友相似,那麼你只是處在「憂鬱情緒」中,也就是「鬱卒」的狀態。但是嚴重的憂鬱症,會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像是失眠,情緒低落,無法思考,反應變慢,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根據中研院鄭泰安教授的研究,自殺死亡者生前有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者達97%,達到憂鬱症標準的有87%。憂鬱症患者有2/3有自殺念頭,最後有15%的憂鬱症患者是死於自殺。自殺與憂鬱症有很大的相關,而憂鬱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讓憂鬱症能得到及早治療、完整治療,可以降低自殺行為,減少悲劇的發生。
張正辰指出,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身上同時有四或五種以上多系統難以解釋的身體病痛時,其背後真正的原因,有超過九成的機會是因為憂鬱症所導致,而往往在適當的治療之後,身體的不適症狀也會因而得到相當程度的改善;並且憂鬱症也是眾多其它疾病的惡化因子,例如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若合併憂鬱症而未能妥善的治療,都會造成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憂鬱症的篩檢活動,希望能提醒民眾,一旦有憂鬱症的早期徵狀,盡早就醫盡早治療,將會使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改善。另外每個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希望透過一應二問三轉介的推廣活動,提供民眾抒解憂鬱情緒的方法與瞭解可能的求助管道。